关于统信企业新闻人民网对话统信软件刘闻欢:逆袭+坚守,构筑数字中国安全基石

人民网对话统信软件刘闻欢:逆袭+坚守,构筑数字中国安全基石

2025-11-07

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,通用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全流程,为各领域、各产业探索新场景、开辟新赛道、引领新方向提供变革动力。

企业是市场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,企业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。人民网《对话企业家》栏目推出“向‘新’而行”系列访谈,多角度展现各领域数智创新成果,同步记录企业家在行进中感知新质动能、推动产业变革的思考与实践。

“想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的信息安全,操作系统是必须要攻克的核心环节之一。”近日,统信软件总裁刘闻欢做客人民网《对话企业家》栏目,结合自身实践,分享了他对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。

曾几何时,国产操作系统因驱动、软件生态匮乏而举步维艰,“连打印机都难兼容”都曾是用户的普遍痛点。如今,从专业办公到日常娱乐,各类应用均已能流畅运行。

研发之路并非坦途。彼时的市场如密不透风的森林,早已被国外操作系统牢牢垄断,国产力量的突围面临重重阻碍。凭借信息安全领域多年的积累,以及不服输的韧劲儿与拼劲儿,2004 年,刘闻欢自筹资金组建研发团队深度科技,踏上了国产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的漫长征途。

从筚路蓝缕的初创,到破茧成蝶的蜕变,这个团队的每一步成长都清晰可溯:

-- 2009 年,深度科技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开源操作系统;

-- 2015 年,经过持续迭代优化,新版本的发布得到了高度关注,用户也越来越多;

-- 2019 年,十年磨一剑,在深度科技的基础上,统信软件正式创立,成为中国操作系统骨干企业之一;

-- 2025 年,统信 UOS 发货量突破千万套,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市场认可度迈上新台阶……

面对这些成绩,刘闻欢始终保持着清醒认知:“操作系统研发是细水长流的事,靠突击和喊口号,一两年是出不来的。”他将研发过程比喻为一场马拉松,既要保证持续进步的节奏,又要在合理速度下适时调整“体力分配”,唯有一步一个脚印,才能最终抵达长久发展的终点。

多年如一日坚守初心,刘闻欢把“构筑数字中国安全基石”当成自己的使命,以开源精神反哺产业生态。谈及全球行业格局,他自信坦言:“在全球范围内,操作系统产业早已进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。除了中国,其他国家不太可能再出现新的通用操作系统挑战者。”

作为中国“挑战者”之一的统信软件,又该如何扛起这一重任?

对此,刘闻欢早已有了自己的规划:“长远来看,开源开放是操作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,我们必须坚持这个理念,建设开源社区和开放生态,成为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操作系统厂商。”

同时,统信软件一方面拓展“可用”边界,通过丰富生态让更多行业应用运行在中国操作系统之上,用户可以平滑迁移;另一方面提升“好用”体验,让系统更稳定、操作更流畅、功能更创新性,使大多数用户满意。

“好用的核心是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使用效率。”他特别强调。

目前,统信操作系统已深入政府、金融、能源、教育、医疗等关键行业,但在消费级市场仍面临挑战。“随着产品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,进入千行百业易,千家万户难。主要在于对生态丰富程度的需求不同——行业需求相对聚焦,而个人需求极为分散。”

面对 AI 浪潮,刘闻欢视其为国产操作系统“质变”的关键机遇。“如何通过 AI 让操作系统发生质的变化,这是我们看到能实现与国外领先厂商从跟跑到并跑的重大机会。”

他认为,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已从单点突破进入协同发展阶段,而支撑这场跨越的核心支柱有两点:

-- 一是深化产业合作,把分散的力量和生态聚起来;

-- 二是倡导有序竞争,让行业在良性互动中共同成长。

“没有任何企业能通吃产业链全部环节,上下游的合作效应胜过单打独斗,也更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和韧性发展。而有序竞争避免行业陷入低价内耗,才能保障基础软件领域的长期研发投入”。

经过长期的深度研发和根社区建设,自 2025 年开始,统信软件的战略核心已从几年前的软硬件适配,演进到通过 AI 赋能产品和全球化推广并行,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。

随着用户量突破千万并遍布关键领域,基础软件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刘闻欢清醒地认识到“在解决国家在关键软件上供应链的风险之后,更多需要关注应对产品自身安全的新挑战。”而这需要持续投入,永无止境。

从党政办公到千行百业,从功能完善到体验优化,统信操作系统的征程仍在继续。面对 AI 带来的产业变局,刘闻欢和他的团队继续秉持“不忘初心,开源开放”的信念,在基础软件的自强道路上坚定前行。

“这件事情是要做一辈子的”他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