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统信企业新闻为什么“统信出品”安全可靠?

为什么“统信出品”安全可靠?

2025-01-17

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软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然而,随着软件应用的普及,网络威胁也日益复杂。

据 Gartner 报告显示,2023 年因软件漏洞导致的经济损失已高达 1500 亿美元,网络攻击不仅威胁企业资产,更破坏用户信任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在软件开发的全流程中保障安全性,成为了每个开发团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。

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统信软件结合了安全开发生命周期(SDL)与安全开发环境(SDE),打造了从框架到实践的系统化安全体系。

SDL: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的宏观指导

安全开发生命周期(SDL)是微软提出的一个系统化安全管理框架,要求从需求定义到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发布、维护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漏洞和攻击风险。SDL 的核心理念是“安全左移”,即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优先考虑安全性。

6步覆盖完整开发周期

在所有统信软件产品矩阵中,SDL 得到了全面且系统的实施:

01需求阶段

在产品人员和安全人员共同参与下明确项目的安全需求。

02设计阶段

安全人员或研发人员对项目进行威胁建模及安全测试评估。

03实现阶段

开发人员严格遵循安全编码标准,使用安全的 API 和技术栈,并通过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实时检测潜在漏洞。

04测试阶段

进行安全测试,包括漏洞扫描、渗透测试等,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安全性。

05发布阶段

在发布之前进行安全审查,确保符合发布要求。

06维护阶段

进行持续的安全监控和漏洞修复。

通过系统实施 SDL,统信软件显著降低了产品中的安全漏洞,但更重要的是,SDL 的执行需要一个受控的开发环境,这正是 SDE 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。

SDE:安全开发环境的微观保障

SDE 是 SDL 框架下的具体实施平台,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集成安全工具、强化安全控制的工作空间。

从软件开发的全流程来看,要保证软件产品安全,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软件开发流程的所有环境安全。从开发环境安全开始,引入审查环境安全确保开发项目在初始阶段就符合安全要求。持续集成环境安全、持续构建环境安全和持续交付环境安全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,保障每个环节都不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。最后,部署/维护环境安全确保软件在上线后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,防止在运维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。

6大安全策略
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统信软件采取了 6 大策略以保证软件开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安全:

01物理安全

服务器、存储设备等核心硬件安置在专用机房内,配备严格的门禁系统,确保开发环境免受外部威胁。

02主机安全

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基线策略,实施主机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机制,对主机进行木马检测和病毒查杀,全方位保障主机安全。

03网络安全

采用网络隔离技术,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,使用 VPN 和加密通信,实施角色权限管理、账户认证和环境隔离,确保网络安全。

04数据安全

实施严格的数据备份和容灾策略,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,保障业务的连续性。

05审计和监控

建立全面的审计和监控体系,覆盖从开发工具到代码仓库、从网络环境到物理安全的各个环节,确保开发环境始终处于安全状态。

06工具链安全

精选符合安全标准的开发工具,注重工具更新和补丁管理,确保代码仓库及其插件的安全,保障软件开发过程的安全和顺利。

SDL 与 SDE 的结合,让统信软件实现了从框架到实践的无缝衔接。在实际项目中,这一体系显著提升了软件安全性。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,确保了不存在任何严重或高危级别的安全漏洞。

软件安全不是可选项,而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。未来,统信软件将进一步优化安全开发环境,引入人工智能等更多创新技术,助力企业迈向更高的安全标准,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