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 28 日上午,由通明湖论坛组委会主办、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“2025 通明湖论坛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与发展分论坛”在北京经开区信创园会议中心成功举办。
本次论坛以“迈向AI与创新融合时代:基础软硬件的跃迁之路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基础软件、算力芯片、数据库及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专家,共同探讨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。

技术革新:开源生态加速AI普惠
中国开源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谭中意在主题演讲中系统回顾了 DeepSeek 从 2023 年成立至今的“火箭式”发展历程。他指出,DeepSeek 通过 MoE 架构、MLA 键值压缩和纯强化学习三大技术创新,实现了高性能与低成本的突破性平衡。其开源可商用的特性不仅引发了全球 AI 产业的“斯普特尼克时刻”,更推动了 AI 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加速应用进程。
“DeepSeek 生态已成”,谭中意强调,“从底层的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,到云服务层的 IaaS、PaaS、SaaS,再到企业软件层的 ERP、办公协同工具,以及最终的用户应用层,全产业链都已深度集成 DeepSeek。”他特别提到,DeepSeek 已成为中国 AI 技术出海的默认选项,正在全球市场展现中国创新的硬实力。

智能演进:迈向系统级智能体
统信软件副总裁王耀华分享了 UOS AI 从 1.0 到 3.0 的演进历程与创新实践。他回顾道:“UOS AI 1.0 阶段,主要将 AI 能力植入邮件、浏览器等高频应用;2.0 阶段实现了系统级 AI 助手统一入口,集成模型管理、联网搜索和端侧知识库;如今迈向 3.0,我们正将操作系统本身打造为智能体(OS Agent)。”
王耀华详细介绍了 UOS AI 3.0 的技术突破:通过 MCP 协议使大模型可以更深度地利用系统能力,AI 助手能够直接操作电脑、处理文档、搜集日志,实现真正的任务自动化。“更重要的是,我们正在开发具备自主规划能力的 OS Agent,能够处理多步骤复杂任务,如自动完成资料搜集、大纲制定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。”

面对未来,王耀华指出统信软件将在三方面持续探索:深化系统交互的融合创新、推进端云算力协同调度、加强 AI 安全与隐私保护,让操作系统真正成为用户的智能生产力伙伴。
软硬协同:算力生态助推AI落地
在 AI 安全领域,蚂蚁密算 CTO 闫守孟分享了创新的“软硬协同密态推理”方案。蚂蚁密算研发的密态 AI 升级卡,通过在 PCIe 数据包层面实现加解密和访问控制,为任意 GPU/NPU 提供即插即用的可信执行环境,性能开销控制在 5%-10% 以内,为 AI 推理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安全保障。

海光信息副总裁李亚东从芯算融合的角度分享了实践心得。“AI时代,CPU 与 GPU 的协同优化至关重要。”海光通过开放 CPU-GPU 高速互联协议,与统信软件等生态伙伴深度合作,在金融场景中实现了软硬一体的密码卡方案,既保障了安全又降低了成本。

智能应用:AI原生变革重构用户体验
360 数字安全集团浏览器产品部总经理杨丽香介绍了对企业级 AI 浏览器的探索和实践。她指出,企业级产品需要解决业务系统割裂、AI 场景规划不足、数据安全等核心痛点。360 提出“伴随式 AI”理念,打造了智能办公助理“AI 小浏”,可实现千人千面的角色定制,成为员工在数字办公流程中的智能伙伴。

平凯星辰副总裁刘松从数据库视角剖析了 AI 时代的数据挑战。他指出,大模型应用普及后,Agent 应用的爆发让数据层承担了 60% 以上的复杂度压力。TiDB 作为原生分布式数据库,凭借其海量多模态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能力,成为 DeepSeek、Manus、Dify 等热门 AI 应用的首选数据底座。

超图软件空间智能体总工程师罗强展示了地理信息行业的 AI 创新。SuperMAP AgentX Server 通过问答式、工作流式和自主规划式三阶智能体,实现了空间任务的自主分解与执行。创新性地引入多智能体协作、人类反馈和反思规划机制,显著提升了复杂空间分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为自然资源、水利、住建等垂直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智能交互体验。

凝聚共识:共绘AI时代操作系统新蓝图
圆桌讨论环节,阿里云 AI 生态解决方案部副总经理赵亮、统信软件高级副总裁张磊、科大讯飞 AIPC 业务部总经理尚上、联想开天 AI 解决方案部副总经理徐江萍、华鲲振宇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CTO 朱建宇五位专家围绕“AI 大模型+Agent:驱动产业数智化增长的‘新引擎’” 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,形成了重要共识。

对话嘉宾一致认为,生态协作是推动 AI 技术落地的核心动力。当前产业正从“单点突破”走向“整体协同”,需要芯片、操作系统、应用软件、云服务等各环节的深度融合。
在硬件演进层面,AIPC 正在从工具向“智能伙伴”转型,这需要硬件调度、操作系统、推理框架和应用生态的四层协同。服务器领域则通过创新架构设计,兼顾大模型部署与小模型切片需求,同时通过开发平台降低使用门槛。
面对操作系统的未来,AI 正在重塑其定位和价值。操作系统不再仅仅是资源管理器,正进化成为智能任务的调度中心。通过 MCP 等协议开放系统能力,让应用融入智能生态,实现从“人适应机器”到“机器理解人”的根本转变。
在发展路径上,对话嘉宾形成三点共识:
1、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,既要“顶天”突破核心技术,也要“立地”服务行业需求;
2、推动通用能力与垂直领域的深度结合,在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重点行业打造标杆案例;
3、构建开放共融的生态体系,通过标准化接口和协议促进产业链协作。
本次分论坛展现了自主基础软硬件在 AI 时代的创新活力与生态协同。从大模型普惠到操作系统智能化,从算力安全到行业应用深化,产业链各方正通过开放合作推动技术变革。随着 AI 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实践,中国基础软件生态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开创智能化发展新范式。